加密:AES-256-CBC
功能:记忆播放进度
👍 点赞 129
收藏
🔗 分享

📺 官方推荐

乡愁

★★★★★ 2.4分 (431人)
豆瓣: 9.1分
更新: 2025-10-28
类型: 动漫
地区: 苏联 / 意大利
年份: 1983
观看: 24次
俄国诗人安德烈(奥列格·扬科夫斯基 Oleg Yankovsky 饰)在美丽的女翻译尤金伲亚(多美兹亚娜·佐丹奴 Domiziana Giordano 饰)的陪同下,一同前往意大利寻访一位十八世纪俄国
展开 ▼

深度解读

塔可夫斯基《乡愁》视觉美学解析:黑白影像中的诗意乡愁

【影片概览】安德烈·塔可夫斯基1983年执导的《乡愁》是一部充满哲学思辨的视觉诗篇。这部苏意合拍片讲述了俄国诗人安德烈在意大利寻访历史足迹的心路历程。影片以极致的黑白摄影构建了一个介于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空间,塔可夫斯基标志性的长镜头美学在此达到新高度。水、雾、雨等自然元素的反复出现,形成了独特的视觉符号系统,使整部电影如同一幅流动的俄罗斯风景画。

【观影亮点】影片的视觉呈现堪称教科书级别。开场的雾中马车镜头长达7分钟,通过缓慢的推拉运动营造出时空凝滞感。多米尼克在广场演讲时,雨水顺着雕塑流淌的逆光拍摄,将宗教仪式感与个体孤独完美融合。最经典的烛火场景中,安德烈手持蜡烛三次穿越温泉池,晃动的火苗与水面倒影构成视觉隐喻,暗示着信念的脆弱与坚持。

【深度点评】《乡愁》的视觉语言超越了叙事本身,成为情感的直接载体。塔可夫斯基通过克制的色彩运用(全片仅三处出现彩色)、精心设计的构图张力,让每个画面都承载着形而上的思考。这种将哲学命题视觉化的能力,使《乡愁》在艺术电影史上占据独特地位,其影像美学对后来的独立电影人产生深远影响。

🎬 猜你喜欢

💬 评论区

电影社小王 ⭐⭐⭐
社团聚会一起看《Nostalgia》,争议超大!有人夸哲学深度,有人骂节奏催眠。安德烈在温泉池的长镜头绝了,但确实不适合热闹的聚会。
孤独旅人 ⭐⭐⭐⭐
在异国他乡看这部特别有共鸣。扬科夫斯基的表演把游子的惆怅演活了,每个镜头都像油画。独自观影才能沉浸在这种情绪里。
情侣观影日记 ⭐⭐⭐
约会看《乡愁》真是大胆尝试!女友被意大利风光吸引,我则沉迷于塔可夫斯基的象征手法。虽然节奏慢,但牵手静静欣赏也是种浪漫。
家庭影院控 ⭐⭐⭐
和父母一起看的苏联老片,他们年轻时看过很激动。但现代年轻人可能难接受这种叙事节奏,建议家庭观影要考虑代际差异。
发表评论
版权保护: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