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AES-256-CBC
功能:记忆播放进度
👍 点赞 129
收藏
🔗 分享

📺 官方推荐

1988年的妮可

★★★★★ 4.1分 (232人)
豆瓣: 7.5分
更新: 2025-10-28
类型: 动漫
地区: 意大利
年份: 2017
观看: 608次
60年代,妮可因为和地下丝绒乐队合作,并在安迪·沃霍尔的提携下走红。后来妮可为了证明自己,开始了她的独立创作生涯。在影片中,妮可独立创作了近20年后,人们仍然只记得她当时和地下丝绒乐队的关系,她为此感
展开 ▼

深度解读

1988年的妮可影评:从丝绒地下到独立女王,谁说摇滚生涯没爆笑桥段?

【影片概览】
《1988年的妮可》这部2017年意大利剧情片,由苏珊娜·尼基亚雷利执导,崔娜·蒂虹领衔主演,讲述了妮可·基德曼在60年代与地下丝绒乐队合作、安迪·沃霍尔提携下走红后,转向独立创作的曲折历程。影片以喜剧风格巧妙包装严肃主题,仿佛妮可的摇滚人生就是一场荒诞的脱口秀:从丝绒梦幻到solo女王的尴尬转型,笑点类型多为黑色幽默和自嘲式反转,定位为文艺喜剧,适合那些爱在泪水中偷笑的观众。导演用轻快的蒙太奇剪辑,串起妮可近20年的创作低谷,让人忍不住想:这不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独立宣言'失败史吗?崔娜·蒂虹的表演像一杯加了苦艾的鸡尾酒,甜中带涩,完美捕捉了妮可从偶像到遗忘者的心路。整体时长紧凑,背景音乐借用妮可真唱,瞬间拉满怀旧滤镜,却总在高潮处戳破泡泡,引发会心一笑。(178字)

【观影亮点】
喜剧效果直击灵魂:笑点设计精妙,如妮可solo演唱会被观众喊'丝绒妹子'的尴尬瞬间,包袱从沃霍尔时代的闪光灯铺排到80年代的冷场,层层递进。崔娜·蒂虹的喜剧表演神来之笔,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总在严肃独白中突然眨出俏皮,配上安娜玛丽亚·玛琳卡的配角吐槽,制造出节奏感爆棚的对话对撞。幽默节奏像摇滚riff,快慢交替,避免了传记片的枯燥,转折处总藏着自黑金句,让人笑中带泪。(112字)

【深度点评】
这部喜剧的成功度高达九分,幽默层层递进,从表面自嘲到深层对名利虚无的讽刺,品味优雅不落俗套。在喜剧片中,它完成度惊人:不靠低俗段子取胜,而是借妮可弧光探讨女性独立,笑点服务于情感张力,堪称文艺喜剧的教科书。遗憾小瑕疵在结尾稍显仓促,但整体如妮可的嗓音,沙哑却迷人。(98字)

🎬 猜你喜欢

💬 评论区

文艺青年小李 ⭐⭐⭐⭐
虽然题材是关于音乐家,但拍得很有文艺片的味道。妮可的表演到位,把那种被定义的痛苦演出来了。故事线很完整了,我觉得到这里收尾刚刚好,拍续集反而可能破坏了这种宿命感。
星光下的泪 ⭐⭐⭐⭐
哭死在影院里了,妮可的孤独感太真实了。那种才华被埋没在别人名字下的感觉,简直是艺术家的宿命。我真的需要一个续集,看看她最终有没有真正获得认可!
历史的旁观者 ⭐⭐⭐⭐
对地下丝绒时期的还原度很高,但后半段妮可的独立创作部分略显仓促。我更想看她如何在新环境里摸爬滚打。续集可以聚焦她80年代的沉寂与回归,求求了!
剧情党 ⭐⭐⭐
剧情上,个人觉得前半段铺垫太长,后半段收得太快。妮可的音乐才华展现得不够。如果拍续集,请多给音乐创作部分一些篇幅。
光影捕捉者 ⭐⭐⭐⭐
摄影师绝对是功臣,那种冷峻的欧洲电影质感,完美衬托了妮可的疏离感。故事已经交代清楚了,无需续集,保持这份遗憾美感。
发表评论
版权保护:2025